黄金ETF持仓创阶段新高!2025年的春天,黄金市场仿佛坐上了一架失控的火箭。4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黄金期货价格首次突破3420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0%。这场“黄金狂潮”不仅让国际金价屡次刷新历史纪录,更让国内的黄金ETF成为投资者争相追逐的焦点。某只上海金ETF年内涨幅高达30.94%,规模突破21亿元的黄金ETF基金连续9天吸金7.5亿元,甚至出现盘中溢价交易的火爆场面。
这场黄金盛宴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25年4月初。当时,美国突然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并抛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全球贸易体系瞬间陷入紧张。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大量资金从股市、债市撤离,转而涌入黄金市场。短短一周内,现货黄金价格从3160美元跳涨至3245美元,单日涨幅一度接近2%。
真正的“导火索”在4月17日被点燃。美联储理事暗示“下半年可能降息”,美元指数应声跌破99关口,创下2022年4月以来的新低。美元疲软叠加利率下行预期,黄金的“零息劣势”被彻底扭转。与此同时,中东局势因无人机袭击伊朗核设施再度升级,俄乌冲突也传来战线扩大的消息。地缘政治的“火药桶”接二连三引爆,黄金的避险属性被无限放大。一位深圳水贝的黄金回收商坦言:“每天回收量比平时多了20%,但零售价和回收价的差价扩大到25元/克,我们都不敢囤货过夜了。”
在这场疯狂中,黄金ETF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以上海金ETF为例,其年内涨幅超过30%,近3天吸金1.63亿元,份额创下近一年新高。另一只主打低费率的黄金ETF基金在4月17日规模突破30亿元,份额较年初暴增141.8%,连续13天资金净流入。这些基金通过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合约,让普通投资者无需担心实物储存和鉴定成本,就能一键参与黄金投资,甚至支持T+0交易——上午买入,下午卖出,当天就能赚取差价。
市场的狂热甚至催生出“非理性追高”。部分年轻人通过信用卡套现、消费贷加杠杆购金,导致多只黄金主题LOF基金出现大幅溢价。易方达黄金主题基金在4月16日至21日连续停牌,其二级市场价格较净值溢价超40%,基金公司不得不连发11份风险提示公告。
金价的飙升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振。美元信用危机、滞胀幽灵、技术面突破、政策博弈以及投机狂欢共同推动了这一波行情。美国滥用关税政策、债务上限僵局以及“去美元化”浪潮,使得各国央行加速抛售美债、增持黄金。2025年前4个月,全球央行净购金量已达420吨,中国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储备。此外,美国经济停滞与通胀高企的组合也让黄金成为对抗购买力缩水的首选。技术面上,金价突破3200美元关键阻力位后,触发程序化交易的“追涨指令”,大量算法资金涌入市场,形成自我强化的上涨循环。特朗普政府频繁变动的贸易政策也削弱了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度。最后,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在一季度激增超50亿美元,投机性多头持仓单日增仓达4.2万手,机构资金的“逼空式”操作将金价推向极端。
尽管投行纷纷唱多,瑞银将年内目标价调至3500美元,高盛甚至给出4500美元的极端预测,但市场的狂热已埋下隐患。中信建投警告,金价可能已透支地缘政治溢价,一旦美联储转向鹰派或局势缓和,或将引发10%-15%的暴跌。更现实的威胁来自交易拥挤:14只黄金主题ETF年内规模翻倍至1451亿元,华安黄金ETF单只规模就达592亿元,一旦资金集体撤离,流动性危机可能瞬间爆发。
4月21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紧急发文,要求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同日,易方达基金再次提醒投资者警惕LOF基金的高溢价风险。这些信号无不表明:当黄金从“避险资产”变成“投机标的”,狂欢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
眼下,黄金早已超越传统的商品范畴,成为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风向标”。一位华尔街交易员感慨:“这不是简单的牛市,而是一场对美元霸权的信任投票。”从散户到央行,从ETF到期货市场,所有人都在用真金白银押注一个更加动荡的未来。或许正如东吴期货所言:“黄金的货币属性正在回归,它不仅是避险工具,更是新时代的‘硬通货’。”
在这场史诗级行情中,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本身。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或许该记住广发基金的忠告:“越是疯狂,越需冷静。黄金可以是组合的‘压舱石’,但绝不是赌桌上的筹码。”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