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销售茶碱流转后部分被用于制毒!吉林舒兰市张女士反映,其丈夫杨铁军是当地一家药企的销售业务员。因经他手销售的部分茶碱被不法分子制成毒品咖啡因,山西运城中院一审判决杨铁军犯制毒罪,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张女士表示,杨铁军只是公司最底层的销售人员,每月工资较低,企业向外销售茶碱经过层层审批,涉案部分茶碱还得到过吉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和山西办案民警许可。
根据一审判决书,杨铁军在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向河南一公司出售了169.8吨茶碱,其中部分被不法分子制成毒品咖啡因。法院认为,杨铁军作为正规生产、销售茶碱公司的业务员,在公安机关告知其销售的茶碱被用于制毒后,未尽应负义务,继续大量销售,构成制造毒品罪。杨铁军不服判决,已提起上诉,目前二审尚未判决。
吉林药监部门给警方的复函称,涉案茶碱产品属性为有机化合品,不适用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茶碱是一种平喘药,也可加工成毒品咖啡因,但目前不在易制毒化学品名录中。舒兰合成药业成立于1989年,杨铁军现年53岁,是该公司销售部业务员。2020年12月22日,杨铁军被山西河津警方刑拘,所涉罪名为制毒。
法院审理查明,2018年3月以来,第一被告人王超先后在河南省安阳市注册成立两家公司,通过非法途径办理了《药品经营许可证》。2018年底,王超结识了舒兰合成药业的销售处处长丁某,丁某安排杨铁军与王超对接。2019年5月开始,王超以公司名义通过杨铁军及丁某向舒兰合成药业购买茶碱并出售。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王超共购买茶碱169.8吨。
双方交易期间,河津市公安局多次调查取证,舒兰合成药业向吉林市公安局请示后继续销售茶碱。杨铁军明知其销售的茶碱部分被王超等人卖往河津制成毒品咖啡因,仍继续向王超大量出售茶碱。2020年8月,为逃避侦查,王超指使冯国伟设立新公司继续购买茶碱并出售给制毒分子。
判决书显示,相关通知认为,一吨茶碱能生成约950公斤咖啡因。法院认为,杨铁军贩卖茶碱169.8吨,现已查明制造毒品的茶碱38.289吨,制造毒品咖啡因36.37455吨。案发后,河津市公安局冻结了相关款项。
舒兰合成药业董事长李某某证言显示,公司茶碱原料药年产300吨左右,分三种销售方式:直销、外销和内销。从山西公安来公司调查后,才知道生产的茶碱流入非法渠道。销售部经理侯某某证言称,2020年7月,河津警方来公司调查后,才知道公司生产的茶碱流入非法渠道被制成毒品咖啡因。侯某某还提到,杨铁军及其直接领导丁某负责国内销售,超创公司是杨铁军负责联系的。
警方从杨铁军手机中提取了多段通话录音,显示杨铁军与王超谈论茶碱被警方查处一事,杨铁军强调要合法经营,而王超则多次欺骗杨铁军。此外,警方还调取到杨铁军与办案民警的通话录音,主要内容为民警询问茶碱销售情况。王超供述称,2020年7月,河津警方找他调查,因为公司经营的茶碱一批次六箱150公斤被用于制毒。此后他们还经营过茶碱,还是和杨铁军联系进货的,后来这些茶碱出口了一部分,其余销售到国内了。
杨铁军在一审时辩称自己无罪,辩护律师也为其做了无罪辩护。主要理由包括,涉案茶碱是公司之间的业务,不是个人行为,指控主体有误;杨铁军销售茶碱时不知道会被制成毒品;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制毒茶碱是舒兰合成药业的产品;咖啡因数量来源不严谨等。运城中院审理后认为,杨铁军未尽审慎义务,仍在合同中仅用于出口而未提供出关手续的情况下,多次、大量向王超提供制毒原料茶碱,致使大量茶碱流入制毒市场,故对其辩护意见不予采纳。
对于一审判决,杨铁军不服,上诉至山西高院,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无罪。二审中担任杨铁军辩护人的律师胡佼松认为,超创公司的《药品经营许可证》是否伪造无法审查得出,舒兰合成药业向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超创公司出售茶碱并无不妥。此外,王超并非直接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杨铁军销售的茶碱经过多层转手后才流入制毒分子手中,不应将所有茶碱的生产商、销售商都纳入共犯范畴。目前,该案二审尚未宣判。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