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发布了一份报告,警告称如果美国与中国进一步减少贸易往来,美国国内可能会面临严重的供应短缺和通胀加剧的问题。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成为热议话题。
根据斯洛克的分析,中国作为美国的重要商品供应国,其出口对美国零售市场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中国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的很大比例,尤其是在家具、电子产品和玩具等领域。如果美国完全停止从中国进口商品,美国的超市货架将很快出现空缺现象。例如,家得宝等零售商已经表示,部分商品可能在5月初开始短缺,而其他零售商也正在努力提前备货以应对潜在的供应链危机。
斯洛克还指出,美国的通胀压力也将因此急剧上升。由于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中心,许多商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都依赖于中国的供应链。如果这些供应链被切断,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面对更高的物价水平。此外,美国就业岗位的流失也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尤其是那些依赖进口商品的小型企业,如私营玩具店、五金店等。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期的贸易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美国去年12月的进口量激增,并在1月份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000亿美元以上。这表明,尽管存在贸易摩擦,美国经济仍然高度依赖中国的商品供应。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部分企业和消费者已经开始感受到这种依赖带来的风险。一些零售商表示,他们正在努力减轻关税的影响,并提前备货以避免货架空缺的情况发生。然而,这种应对措施可能只能缓解短期问题,长期来看,供应链断裂的影响仍然难以避免。
斯洛克的报告还提到,美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重新评估与中国脱钩的代价。尽管特朗普政府曾多次威胁要与中国脱钩,但许多美国企业仍然认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摩根大通亚太区CEO李盛德也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市场规模和产业链完整性使得任何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都难以成功。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贸易挑战。中国银行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宗亮表示,中国正在加强与美国以外国家的贸易关系,并通过政策调整和供应链优化来减轻外部压力。
尽管中美经贸关系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双方的深度经济联系使得完全脱钩几乎不可能实现。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美两国应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分歧,避免供应链断裂带来的经济危机。
美国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克的警告再次凸显了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任何试图与中国脱钩的行为都将付出高昂代价。未来,中美两国如何平衡竞争与合作,将是影响全球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