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感冒、劳累还是其他身体不适,身边总有人提醒我们多喝水。然而,过量饮水不仅不会改善健康状况,反而可能带来问题。
50岁的张大姐在刷视频时看到一个“科普”小视频,称每天喝10杯水可以改善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她觉得自己的症状与视频描述相符,于是短时间内喝了七八杯水。不久后,家人发现她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双手抽搐,赶紧将她送往医院急诊。经检查,张大姐血液中的钠含量仅为125mmol/L(正常值为137—147mmol/L),被诊断为水中毒。经过ICU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张大姐逐渐恢复意识并痊愈出院。
临平一院ICU副主任吴云龙解释,水中毒即稀释性低钠血症,当人体摄入水分远超排出量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急性水中毒患者会表现出头痛、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癫痫样发作或昏迷。治疗轻度水中毒需限制进水量,重症则需保护心脑功能,纠正低渗状态。
过度饮水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大量饮水会增加肾脏负担,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排出多余水分。此外,体内水分过多会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钠离子浓度下降,引发低钠血症,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大量饮水还可能稀释消化液,影响胃酸正常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胀气等问题。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大量饮水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出现心衰、肺水肿等情况。
科学饮水是维持生命的基础。成年男性每天应喝约1700毫升水,成年女性每天应喝约1500毫升水。尤其在高温环境或剧烈活动后,要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才喝水,那时身体早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每次饮水量以100至200毫升为宜,每隔半小时小口慢饮,这样更利于吸收。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含糖饮料看似解渴,但长期饮用会增加龋齿、肥胖、糖尿病的风险。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1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