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半导体行业并购活动频繁。自3月中旬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如华大九天、北方华创、扬杰科技等纷纷发布并购公告或进展,涉及半导体产业链多个环节。据统计,截至3月下旬,已有5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导体业务并购的相关公告。
业内分析认为,这些并购事件反映了市场对国内资产的看好,并购氛围比以前更为浓厚。芯谋研究指出,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进步的体现,之前企业间存在“同行相轻”的现象,如今买方并购意愿增强。不过,尽管并购趋势已形成,但预计今年上半年实际完成的并购案例可能较少。一些备受关注的并购案如汇顶科技终止收购云英谷、英集芯放弃收购辉芒微也证明了这一点。
半导体产业已经度过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存量整合阶段。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并购,这被视为产业进入整合阶段的重要信号。2024年以来,新“国九条”、“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尤其是证监会发布的“并购六条”,进一步推动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热情。根据Wind数据,自去年9月24日以来,上市公司作为竞买方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共744起,其中重大资产重组81起。
从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行业的并购尤为活跃。2024年全年,A股市场上首次披露了43起半导体并购事件,而2025年一季度已有20个相关收购事项首次披露或公布进展,接近去年的一半。例如,北方华创宣布以16.87亿元收购芯源微9.49%股份,并寻求进一步增持;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股权,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电子创新网创始人兼CEO张国斌表示,中国半导体经过前期快速生长,现在需要积蓄力量实现更大的发展动能。政策引导下,并购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投资萎缩、IPO加强审核及市场疲软,许多初创企业面临生存挑战,抱团取暖成为必要。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指出,近期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活动不仅反映了行业内部的深刻变革,也预示着产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本轮并购潮中,多数案例为同行业整合,涵盖半导体设备、设计软件、显示芯片等多个领域,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衔接与协同优化。
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沪硅产业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旗下三家子公司的少数股权,以实现对二期300mm大硅片核心资产的全资控制。此外,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华海诚科等公司也在封装领域进行了并购。
云岫资本合伙人赵占祥指出,当前半导体行业因退出压力倒逼并购市场活跃。2022年后募资难度增加,大量硬科技基金进入退出高峰期,但IPO数量显著下滑,并购成为重要解决方案。半导体行业并购具有产业协同优先、小额交易主导、差异化定价等特点。
尽管并购热度高涨,但能否成功还需经历多重考验。英集芯和汇顶科技分别因交易对价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收购。芯谋研究总结出并购失败的一些共同特征:并购是高度资本化的交易,需要评估目标公司的技术实力、财务状况、知识产权等。买卖双方估值分歧较大,部分股东尤其是国资股东推动并购意愿不强。
随着产业热点转移和地方投资能力下降,半导体产业逐渐走向幕后,资金水位下降,企业估值下降。芯谋研究建议相关企业提升专业化并购能力,卖家要认清并购势在必行的趋势,国资保值也需要新思维。调整国资考核机制迫在眉睫,尽快解决国资保值问题,推动完成并购交易,才能实现国资增值。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