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 只有广西在放假 三月三的独特假期!三月初三,春和景明,广西人迎来了连上周末共四天的假期。当其他地方的人们还在辛苦工作时,广西的朋友却在看庙会、逛歌节、野营烧烤旅游。这令不少外地人感到羡慕,甚至有些南方人会质问:“我们也过三月三,凭什么不放假?”而北方人则可能一头雾水,去搜索“三月三是什么节?”
其实,三月三并不是广西独有的节日,几十年前它还是不分南北、许多民族和地区共同庆祝的日子。这个节日不仅热闹好玩,还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之一,源于最早的祓禊仪式(驱邪祈福)和相亲约会。
翻开《周礼》,三月三的前身“仲春之会”堪称古代版的《非诚勿扰》。媒氏官每年开春的任务就是监督单身男女的婚恋进度。《周礼·地官·媒氏》规定,超龄未婚者必须参加官方相亲,私奔合法化,彩礼限价为纯帛五两。尽管如此,周礼和儒家提倡晚婚,男子30岁、女子20岁才到法定婚龄,比现在多数地区都晚。
《诗经·郑风》中描述了溱洧河畔的名场面:男女互赠芍药定情,河水裹着花瓣与情话流淌。卫国青年更会玩,《鄘风·桑中》曝光了三大约会胜地——桑中、上宫、淇水岸。至于“奔”则是无聘无媒无登记私下结婚,这种婚姻在周代不被法律保护,女方只算妾。
仲春之会之所以定在春天,是因为古人认为这是荷尔蒙旺盛的季节。《礼记·月令》记载,仲春燕子北归日,周天子要带妻子祭拜高禖,祈求婚姻美满。这一天不仅是青年男女约会的日子,也是全民春游的盛大节日。
到了汉代,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上旬巳日,河边洗濯驱邪成为固定节目。魏晋时期,上巳节又从巳日固定为初三,增加了曲水流觞、宴饮赋诗等风雅活动。唐代每逢三月初三,长安城就开启狂欢模式,曲江两岸尽是华服出游的男女士庶。杜甫在《丽人行》中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巳节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变成了女儿节。在中国,七夕节才是真正的女儿节。宋代,三月三是法定节日,但相亲业务被元宵节抢走,踏青阵地也遭清明寒食围攻,逐渐失去了重要性。明朝建立后,上巳节不再是国家法定假日,但民间依然庆祝。
明清到民国时期,全国上下很多地方仍热烈庆祝三月三,大家常常以轩辕黄帝、王母娘娘、观音菩萨的生日为由进行庆祝。节日里,人们喜欢踏青、吃荠菜煮鸡蛋,祈求好运,驱赶坏运气。
建国后,上巳节曾消失三十年,直到80年代才开始复兴,但不再是法定节假日。如今,在华南一些省份,三月三仍是多族共同庆贺的踏青歌节,壮族、苗族等民族保留了丰富的上巳节俗,成功争取到了广西三月三放假。
北方一些地方也在复兴上巳节,有的庆典还评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陕西、甘肃、山西等地都有各自的三月三庙会和庆典活动。希望未来大家都能过到想过的节日,不再让广西人独美。世界那么大 只有广西在放假 三月三的独特假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