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GPT?我用免费豆包蹭了“吉卜力风”,结果太牛了 人人都是宫崎骏!最近两周,“吉卜力画风”突然火了。3月26日,OpenAI推出了基于GPT-4的高精度图像生成功能“4o Image Generation”,用户只需一句简单的文字描述,就能生成精美的广告、平面图、UI设计等。很快,互联网上的人们纷纷尝试用这个工具变身“赛博宫崎骏”,创作各种头像、表情包,甚至把经典歌曲变成吉卜力风格。
国内也有类似的功能,例如字节跳动的SeedEdit,可以实现自然语意修图。用户只需输入简单的自然语言,就能对图像进行多样化编辑操作。而且,这项功能在字节跳动的豆包官网上就可以免费使用,无需额外付费。
体验这一功能非常简单。打开豆包网页版,在输入框下面选择“图片生成”,上传图片并输入想要改变的内容即可。比如,将一张音乐录像带截图转换成吉卜力风格,可以看到GPT-4和豆包的成品各有特点:GPT-4的衣服还原度更高,手部没有变形;豆包则整体构图和配色更贴近原图,但衣服有些微变化,手部略有变形。
接着尝试名人照片,如马斯克和乔布斯,以及影视剧集里的名场面,例如《和平使者》中的约翰·塞纳。对比结果显示,豆包的转换效果较为成熟,但在处理复杂场景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角色服装和样貌的变化较大。
此外,豆包还能将绘画转化为真实风格的照片。上传一张Meme图片后,生成的真实照片虽然有细节上的差异,但整体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技术进步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版权争议。宫崎骏曾表示,AI生成图像缺乏对生命力的敬畏。然而,人们依然热衷于使用这些工具,甚至将其视为替代PS的一种方式。例如,通过豆包可以轻松实现“让大象转个身”的要求,生成的大象背面图像非常合乎逻辑。
不过,豆包在海报制作方面仍有不足,与GPT-4相比差距明显。另外,豆包在凭空生成图像时也表现一般,尽管生成的图像质量较高,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
如今,AI大模型在图像编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像前后的一致性和图片内容的方向性。尽管如此,豆包SeedEdit填补了国产大模型在语义AI修图应用方面的空白。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类功能可能会集成到手机和电脑中,让更多人能够轻松使用,展现自己的创意。
不输GPT?我用免费豆包蹭了“吉卜力风”,结果太牛了 人人都是宫崎骏。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7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