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8只境内债兑付再次展期 整体债务重组方案仍待落地 争取时间缓解压力!碧桂园债务重组取得新进展。4月7日,碧桂园旗下至少8只境内债券调整兑付方案的议案已获债权人通过,涉及本金总额达124.17亿元。这些债券包括“H16碧园05、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等。
此前,碧桂园于3月14日宣布,因拟与投资者协商新的偿付方案,上述债券将自2025年3月17日起停牌。不久后,市场消息称,“16碧园05”寻求将本月应偿付的部分再推迟6个月至2025年9月。目前看来,“16碧园05”的展期已获得通过,其余几只债券也迅速跟进。
事实上,早在2023年9月,碧桂园就曾推动9只涉及金额近150亿元的境内债展期获得通过。当时也是“16碧园05”打头阵,在经历两次债券持有人会议投票后成为首笔获展期通过的债券。随后,其他几只债券也相继获得展期通过。
根据最新方案,H16碧园05和H1碧地01原定于2025年3月兑付10%的本金,新方案中分期款项展期至9月支付。其余债券则给予相关债券本息兑付连续60个交易日的宽限期。此次计划调整方案的债券合计9只,本金额约135.17亿元人民币,或还有一只债券处于谈判阶段。
碧桂园通过这次展期获得了2-6个月的喘息空间,对债权人来说,同意展期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展期只是暂时缓解压力,债务整体重组方案才是关键。年初,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在年度工作会议上透露,公司2025年的重点工作是上半年保交房,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准备。
目前,碧桂园境内存续债券合计16只,余额为205.34亿元。境外方面,碧桂园于2023年6月开始筹划境外债务重组,经过长时间拉锯战,最终在2025年1月公布了境外债重组正式方案。该方案分为现金回购、存粹股权化、强制可转债与新债务工具组合,以及两种形式的新债务工具,共5个选项。若方案落实,有望减少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并大幅降低借贷成本。
尽管碧桂园获得了一些债权人的支持,但谈判双方在现金分配、实控人家族债务处理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香港高等法院同意将清盘聆讯时间押后至5月26日,碧桂园也在积极推进债务重组。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碧桂园在财务亏损收窄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面临高负债率、现金流紧张及销售疲软的挑战。
杨惠妍表示,当前公司获得了政府、供应商及债权人等多方面的充分理解和支持,情况正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前进。未来几个月内重组方案能否落地,将决定碧桂园能否实现2026年正常经营的目标。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