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在跳水世界杯女子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以419.35分的成绩夺冠,全红婵则以4.95分之差摘银。颁奖典礼上,陈芋汐用流利的英语致谢:“感谢国际泳联和所有支持者,我会继续追求卓越。”而全红婵只简单地说了三个字:“感谢大家。”
这一夜,两位中国跳水选手因语言选择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陈芋汐的英语发言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里有人质疑她在自己国家的比赛上秀英文是否合适。另一边,全红婵的质朴表达却被网友赞为“教科书级回应”。
决赛第三跳207C动作成为全红婵的“魔咒时刻”。这个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的动作要求她在0.3秒内完成身体姿态调整,但入水时溅起了大水花,最终得分仅为66分,比她历史最佳表现少了整整15分。教练陈若琳在池边露出苦笑,这个表情在社交平台获得了大量转发。
相比之下,陈芋汐在第四跳选择了保守的屈体姿势,以0.5分的难度差换取稳定性,最终拿到87.45分的全场最高分。当大屏幕显示比分时,陈芋汐下意识捂住脸,这一举动被网友解读为既为队友惋惜又难掩激动。
全红婵的体型变化在赛后也引发热议。相比东京奥运会时期,她身高增长8厘米、体重增加8公斤,这些变化让她的动作轴心偏移了2.7度。为了对抗地心引力,她每天进行200次陆上弹网训练,体脂率始终控制在9.8%的极限值。
陈芋汐的备战策略截然不同。她的战术笔记本记录着墨西哥城海拔对动作滞空感的影响以及场馆顶部LED屏可能带来的视线干扰。这种“学霸式备战”让她在207C动作中获得3个满分。
陈芋汐的英语能力本是加分项,但在颁奖典礼上却遭遇集体性质疑。有自媒体统计发现,她的132字英文感言中,“I”出现11次,被批评为个人主义色彩过浓。相反,全红婵的“三字哲学”反而成就了现象级传播。网友们逐帧分析她的微表情,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阅读量突破8亿。
比赛结束后,微博出现了两个极端阵营。有人翻出陈芋汐三年前穿耐克鞋的照片,质疑她亲美。而全红婵的社交账号涌入大量“怜爱粉”,尽管技术回放显示她的失误清晰可见。更荒诞的阴谋论开始蔓延,甚至惊动了跳水名将何冲,他连夜发文怒斥这些言论。
当外界忙着制造对立时,两位当事人正共享一碗牛肉面。混采区记者拍到全红婵把自己碗里的卤蛋夹给陈芋汐,这个动作被调侃为“金牌分你一半”。事实上,这对组合过去五年共同训练时长超过8760小时,她们的关系充满细节张力。
在这场喧嚣中,一组数据常被忽视:决赛直播观看人次破3.2亿,创造水上运动赛事新纪录;某电商平台跳水装备销量激增420%,年轻人搜索关键词是“全红婵同款发绳”。国际泳联连夜修改规则,禁止在颁奖典礼上质疑运动员语言选择。
当记者问陈芋汐如何看待英语争议时,她正在帮全红婵系鞋带。“我俩英语加起来还没动作难度系数高,”她笑道,“要不你问207C怎么做?”池水折射的顶光打在她侧脸,照得胸前的金牌忽明忽暗。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