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住宅”是近来很热的概念,但谁也说不清它从何而起。“空中园林”“垂直绿化”都说自己是“第四代住宅”。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在层高、居住便利性、适老化等方面进行迭代升级,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指导。这使得人们对“第四代住宅”寄予厚望,“好房子”能否从市场概念走向成熟实践成为关注焦点。
到底何为“第四代住宅”?前三代是什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徐腾认为,第四代住宅只是一种通俗说法,目前业界并未形成统一标准。按照人类发展的角度,从茅草屋到砖瓦房,再到工业革命后以节约土地为目标的集合住宅,依次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住宅。狭义上的第四代住宅是指以提升住房品质为主要目标的智能化住宅。
不少“第四代住宅”楼盘都打出“立体花园”和“大露台”的广告。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提醒大家关注住宅中“阳台”的功能变化。最开始的住宅没有阳台,后来一些住宅配备了以晾晒为主要功能的阳台,现如今“第四代住宅”更加注重观赏性和生活体验,阳台已经变身为“空中花园露台”,阳台的功能已然升级。依据阳台绿化的需求衍生出的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举措,也更能够满足购房者的需求。近年来部分省份相继发布利好政策,阳台的建设面积不纳入建筑面积之中,以更高的品质吸引消费者。这些都助推了“第四代住宅”的发展。
“第四代住宅”能否作为“好房子”的代表?二者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徐腾解释,与前三代住宅相比,“第四代住宅”更加注重产品类型上的区别。而“好房子”则无关产品类型,更注重居住者的实际感受,即房子良好居住品质的体验。以武汉为例,在房屋建造和居住中,智能化的应用和智慧化的场景随处可见,这些都是住房设计的革新。国家倡导的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政策与消费者的居住需求之间如何有效衔接,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舒适体验,是推进“好房子”政策的关键。
在严跃进看来,二者的相互衔接体现在“第四代住宅”的具体设计之中,从空中花园到层高的具体调整,背后正是对“好房子”政策中绿色和安全两项标准的具体落实。他认为今年肯定会有一些突破,各个城市会有一些非常好的“好房子”项目。从一二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总体标准之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规划,设计出具有不同侧重点且形态多样的“好房子”。
“第四代住宅”火热上市的背后,也难逃价格成本和房屋适配性的难题。面对诸如露台采光、噪音干扰、后期维护、气候导致的安全因素以及花园后期的维护等问题,严跃进认为,“第四代住宅”的验房制度标准亟待建立,这不仅能够打破房产商在售卖过程中的售楼陷阱,也为未来第四代住宅的行业标准做了具体规定,防止购房者入住后因房屋的设计和结构问题产生种种困扰。这一工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威机构监督落实。
长远来看,“好房子”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房屋的代际升级,更重要的是还有旧房维护。如何将老小区内的老房子、旧房子进行翻新改造,使其符合“好房子”的标准,也是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严跃进以老旧房屋加装电梯为例,揭示了“好房子”落实背后的政策思路。在他看来,“好房子”既是一个建筑层面的理念,也是一个服务方面的内容。好的设计、好的规范要符合一定的经济合理的导向,这也是未来落实过程中不可遗漏的核心工作。
徐腾对此深感认同,无论是“好房子”还是“第四代住宅”,都不能脱离人的具体需求,在满足居住者需求的同时,减少相应的建设成本,是未来房屋建设的可行之路。在他看来,“空中露台”的体验需求可以通过住宅周边配套的公园、绿地等公共资源来实现,而露台的观赏需求远不及普通百姓日常晾晒的实用性需求来得重要。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才是真正决定老百姓居住品质的关键。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