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纪委原副书记张平贪4772万受审,庭审揭露其长期“内鬼”行为及巨额腐败事实

  2025年4月17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受贿案。张平因涉嫌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4772万余元人民币,成为近年来纪检监察系统反腐力度的又一标志性案件。

  庭审中,检察机关指控张平在2008年至2023年间,担任贵阳市纪委常委、贵阳市委副书记、贵州省纪委副书记及省监委副主任等职务期间,利用职权或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承揽、融资贷款、案件处理、职务晋升等方面谋取利益,并直接或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其中,涉及金额高达4772万余元人民币。

  张平在庭审中当庭认罪悔罪,表示自己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长期与私营企业主深度捆绑,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他承认自己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钱款,同时在组织生活中不如实说明问题,甚至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案件事实进行了充分的质证和辩论。检察机关出示了大量证据,包括张平在职期间的职务行为记录、涉案资金流向以及相关证人证言等。张平及其辩护人则对部分指控提出异议,但最终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值得注意的是,张平作为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鬼,其违纪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也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近年来,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多名地方纪委监委高位官员因涉嫌腐败被查处。例如海南省纪委副书记陈笑波、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绍文等人均因类似问题被调查。

  张平的案件再次提醒人们,纪检监察干部并非天然免疫于腐败风险。中纪委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加强自我革命,做遵规守纪的标杆。同时,此案也表明,反腐败斗争仍需持续深化,以确保权力运行始终在阳光下进行。

  庭审结束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群众20余人旁听了此次庭审。他们表示,张平案件的审理过程公开透明,充分体现了司法公正和反腐决心。

  张平案不仅是一起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件,更是对纪检监察系统内部治理的一次深刻警示。随着案件的进一步审理和宣判,公众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反思与改进措施。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财华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iduan.cn/9921.html

(0)
财华网的头像财华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8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4月18日 上午10:07

相关推荐

  • 宣萱回应和古天乐绯闻:请理性吃瓜,尊重隐私

      近日,关于宣萱与古天乐的世纪绯闻再次成为港媒和网友热议的焦点。然而,面对外界的种种猜测和追问,宣萱以一句霸气十足的回应打脸舆论:啊?还传吧!不是吧!这一简短有力的回答不仅展现了她对绯闻的无奈,更彰显了她对个人隐私的坚定维护。   宣萱与古天乐的合作始于2001年的经典剧集《寻秦记》,两人在荧幕上多次搭档,成为中国香港娱乐圈公认的最佳荧幕情侣。然而,尽管两…

    2025年3月28日
    600
  •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工作,AI将重塑未来社会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人类并非生来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创造和享受生活。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将进入一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工作的重要性将被重新定义。   盖茨指出,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是短缺时代的产物。在资源有限的过去,人们需要通过劳动来满足基本需求。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AI的崛起,…

    2025年4月6日
    700
  • 山西煤矸石倾倒填埋乱象:治理难题与生态危机亟待解决

      近日,山西省多地煤矸石倾倒和填埋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每年产生大量煤矸石,但其处理和处置却长期存在管理漏洞和违规行为,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居民生活困扰。   在临汾市蒲县黑龙关镇,一处煤矸石填埋场因未采取安全环保措施而备受争议。据网友举报,该填埋场存在煤矸石外露高达十几米的情况,车辆直接倾倒,未设置排水沟、黄土隔层等防护设施,甚…

    2025年3月24日
    900
  • 一杯奶茶引发的法律纠纷:乘客坐车打翻奶茶被判赔千元

      近日,上海一名网约车司机吴先生因乘客小沈在乘车过程中不慎打翻奶茶,导致车内大量热奶茶渗漏,双方就赔偿问题发生争议。吴先生随后将小沈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车辆清洗费、停运损失、精神损失费及律师费等共计3500多元。然而,法院最终判决小沈需赔偿吴先生1372元,包括车辆清洗费和部分停运损失,但不支持精神损失费和律师费的诉求。   案件起因于2025年1月10日,…

    2025年4月4日
    800
  • 贴纸一撕 直戳特朗普肺管子,关税闹剧下的“遮羞”真相

      2025年4月15日,美国纽约特朗普大厦纪念品商店的一则贴纸遮盖事件引发全球热议。原本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特朗普政府,其标志性政治商品竟大量依赖中国制造,而店内工作人员用价签贴纸拙劣遮盖Made in China标识的行为,被网友戏称为特朗普式遮羞布,直指其贸易政策的虚伪本质。   事件起源于美国喜剧演员沃尔特马斯特森两年前发布的探店视频。视频显示,特朗普…

    2025年4月15日
    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